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約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系統論述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養生的醫學經典。


《黃帝內經》雖稱是皇帝所寫,其實是由多位學者經過長時間匯集而成的作品,它反映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是由《素問》及《靈樞》兩書合成,《素問》於春秋戰國未期完成,而《靈樞》成書於公元 2年,又在漢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修改。《內經》是中國醫學理論的基礎,內容非常廣泛,除了醫學,亦闡述道德、哲學及宗教。其主題滲透、貫穿道家思想、陰陽學說及五行學說各方面。



在養生方面,該書對先秦歷代養生理論與實踐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總結,所提出的養生原則和方法,成了中國養生術的基本方向。


《素問‧經脈別論》 :  "生病起於過用"


自然界春夏秋冬順序递遷是四時陰陽有規律消長的結果無論飲食起居勞作情志等都因不節制而太過超出人體生理調節限度損傷氣血臟腑功能則致病。


 《素問‧藏象論經》 :  "未至而至此謂太過"


四季正常氣候的變化是人體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


若氣候反常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太過或不及均可造成人體對 " 時氣 " 的過用以致患病。


精神情志是正常生命活動的表現之一。


適度有益健康若精神反常情志太過則爲 " 過用 " 以致患病。


《素問‧舉痛論》" 怒則上氣喜則氣緩、悲則氣消、....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


四時氣候春夏秋冬順序递遷



春季養陽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季養長

夏三月此謂曹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天慶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逆之則傷心秋為疾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季養收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歛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季養藏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訴無優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逆之則傷腎春為疲厥奉生者少


^^^^^^^^^^^^^^^^^^^^^^^^^^^^^^^^^^^^^^^^^^^^^^^^^^^^^^^^^^^^^^^^^^^



使 六淫


風、寒、暑、濕、燥、火,這本來就是自然界四季氣候的正常變化,中醫稱之為「六氣」。但氣候有正常,亦會出現反常。如果六氣發生異常變化,在人體抵抗力較弱的時候,就會成為人的致病因素了。那麼,六氣就成為了「六淫」,亦即是中醫所常提及的外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新留言